联系方式

15327476869

15327476869

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 新闻资讯 >  公司动态

小知识:潜江液氨泄露的应急处理措施有哪些?

所属分类:公司动态    发布时间: 2025-07-25    作者:湖北信安达工业气体有限公司
液氨泄漏具有极高的危险性,可能导致人员中毒、灼伤、爆炸等严重后果,应急处理需遵循 “快速响应、科学处置、优先救人、控制扩散” 的原则。以下是潜江信安达 液氨厂家给出的具体应急处理措施:

一、泄漏初期响应(现场人员)

  1. 立即报警与疏散
    • 发现泄漏后,第一时间拨打 119(消防)、120(急救),并向单位负责人或应急指挥部报告,说明泄漏地点、泄漏量、周边情况等。
    • 迅速组织周边人员向上风向疏散(氨气体积比空气轻,易向上扩散),远离泄漏点至少 500 米以上,严禁在低洼处、密闭空间停留。
    • 疏散过程中用湿毛巾捂住口鼻,减少氨气吸入;若眼睛接触氨气,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。
  2. 个人防护
    • 未穿戴防护装备的人员严禁进入泄漏区域。参与初期处置的人员必须佩戴正压式呼吸器(防止氨气吸入)、防化服(耐酸碱)、橡胶手套、护目镜等,避免皮肤和黏膜直接接触。

二、泄漏控制与处置(专业人员)

  1. 切断泄漏源
    • 若泄漏点为阀门、管道接口等,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,关闭上游阀门,切断液氨供应;若钢瓶或储罐泄漏,可尝试用专用堵漏工具(如堵漏塞、卡箍)封堵漏点。
    • 若泄漏容器无法关闭,且处于安全区域,可将其转移至空旷地带,用大量水喷淋降温(液氨蒸发吸热,降温可减少挥发速度),并设置警戒区。
  2. 稀释与中和泄漏物
    • 雾状水对泄漏区域进行喷淋(禁止直流水冲击,避免液氨飞溅扩大污染),水雾可吸收氨气,降低空气中氨浓度。
    • 若泄漏量较大,可在泄漏点周边喷洒稀盐酸、稀硫酸等酸性溶液(如 1%~5% 的盐酸),通过化学反应中和氨气(2NH₃ + H₂SO₄ = (NH₄)₂SO₄),减少毒性和刺激性。
  3. 防止爆炸与火灾
    • 氨气属于可燃气体(爆炸极限 16%~25%),泄漏区域严禁明火、静电、电火花(如禁止开关电器、使用手机),切断周边电源,使用防爆工具。
    • 若发生火灾,先控制泄漏再灭火(若火势较小,可用干粉灭火器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救;若火势较大,先冷却容器,待火势熄灭后再封堵泄漏点)。

三、人员急救措施

  1. 吸入氨气中毒
    • 立即将患者转移至空气新鲜处,解开衣领,保持呼吸道通畅;若呼吸困难,给予氧气吸入;若呼吸停止,立即进行心肺复苏,并送医救治。
  2. 皮肤接触
    • 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物,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接触部位至少 15 分钟(尤其褶皱处),若皮肤出现红肿、灼伤,及时就医。
  3. 眼睛接触
    • 立即翻开眼睑,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眼睛至少 20 分钟,避免揉搓,随后立即就医。

四、后期处理

  1. 环境监测
    • 待泄漏控制后,由专业人员检测空气中氨气浓度,确认降至安全范围(职业接触限值: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30mg/m³,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75mg/m³)后,方可解除警戒。
  2. 污染物处理
    • 泄漏区域的废水、残留物(如中和后的氨水)需收集处理,避免流入下水道、河流等,防止环境污染;被污染的土壤、物品需专业处置,不可随意丢弃。
  3. 事故调查与总结
    • 查明泄漏原因(如设备老化、操作失误、超压等),整改隐患;组织应急演练复盘,完善应急预案。

关键注意事项

  • 严禁使用明火检测泄漏(可用肥皂水涂抹疑似漏点,观察是否冒泡)。
  • 液氨泄漏后可能形成 “氨云”,遇火源会引发爆炸,必须严格管控火源。
  • 应急处置需由具备资质的专业队伍(如消防救援、危化品处置团队)主导,避免非专业人员盲目操作。

潜江信安达 液氨厂家提醒:液氨泄漏应急处理的核心是 “快速撤离、科学防护、专业处置”,提前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,能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