氢气作为清洁能源,在未来能源结构中有望占据重要地位,其发展趋势呈现出产业化加速、应用领域拓展等特点。以下是具体分析:
- 在未来能源结构中的地位
- 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:根据《中国氢能产业发展报告 2020》,预计到 2050 年,氢能将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据 10% 的份额。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联合发布的《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(2021-2035 年)》也强调,氢能是我国未来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推动能源终端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载体。
- 能源转型的关键纽带:氢能作为一种清洁、高效的能源载体,在新型能源体系中有望扮演关键纽带角色。它可以将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,并在需要时转化为电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,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和利用。
- 未来的发展趋势
- 可再生能源制氢产业化加速:《中国氢能发展报告(2025)》显示,截至 2024 年底,全国累计规划建设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项目超 600 个,已建成项目超 90 个,已建成产能约 12.5 万吨 / 年,已建项目产能占全球的 51%,中国可再生能源制氢产能呈逐年上升态势,绿氢开发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,逐步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氢产业的引领者。
- 应用领域不断拓展:交通领域,氢燃料电池由于加氢速度快、续航里程长,更适合商用车场景,且在轨道交通、船舶、航空等领域的应用也在不断推进。工业领域,氢冶金技术有望成为推动钢铁产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,合成氨工业通过能源结构转型可重构传统产业链,绿色炼化也将以绿氢替代化石能源制氢作为深度脱碳的核心路径。建筑领域,燃料电池热电联供、天然气掺氢建筑供暖供热、分布式能源系统集成等应用形式将得到发展。
- 国际合作加强:全球范围对氢能及其衍生品的进出口贸易日益关注,多国陆续开展相关产品贸易体制机制探索和基础设施建设。我国在国际氢能贸易发展机制方面也取得积极进展,未来将构建全球绿色氢能五大中心,即贸易中心、科技创新中心、应用示范中心、装备制造中心、绿色认证中心,逐步提升在氢能国际贸易中的地位。
- 标准体系持续完善:截至 2024 年底,中国已发布各层级氢能标准 700 余项,其中国家标准 130 项,行业标准 46 项。未来将进一步强化行业标准的支撑性、引领性作用,加强标准化组织建设,加大氢能领域重点标准立项支持力度,有力保障可再生能源制氢行业的高质量发展。